一个“差生”的思维觉醒
我想我应该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叫雅格布的学生。
对于像他这一类的学生,有些教师抱着善意的同情,另一些教师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但都一致认为:“看来,这孩子没有能力掌握知识。”我还记得,在刚入学的时候,雅格布是一个多么活泼的、好动的、好奇心强的孩子,而过了不久,他就变得沉默寡言,过分地守纪律、听话和胆小了。
在入学后的最初几个星期里,雅格布就感到,他和别的孩子有些不同:一年级的同学们能够很容易地把单个的字母拼成音节并且朗读出来,而他不知为什么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把这个字母跟另一个字母分辨开来;同学们只要把一首关于美丽的冬天的短诗用心地听两三遍就能记住,可是他无论如何也记不住。女教师专门为他一个人把那首短诗一连读了好多遍,他也用心地记忆,竭力回想那些词句,但是……还是徒劳无功。
女教师愤怒地说:“为什么你不好好学习?像这样,我在放学后还得陪着你补多少课啊?”这孩子全身瑟缩着,愁眉苦脸地站在那里。
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女教师在介绍自己班级的情况时,给雅格布做的鉴定是:“思维迟钝的儿童。”女教师说:“他对待图画和自然现象的态度很消极。很少思考、比较和对比。对他得一遍又一遍地教。一道应用题,或者一个最基本的依存关系,他思考的时间要比别的孩子多2、3倍。”女教师认为,既然雅格布是一个思维迟钝的孩子,那他就应当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女教师不仅在学校里给雅格布尽量补课,也给雅格布的母亲提出同样的忠告。
有几次,我有机会带领孩子们到田野里和树林里去。一到这种地方,雅格布就变得跟在教室里完全不同了。这个“思维迟钝”的弦子,对我和同学们讲了许多他观察植物和动物的有趣的事情。从他的讲述里,使我惊异的是,这孩子有一种觉察到乍看起来不易察觉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能力。过后,我对女教师说; “不,雅格布不可能成为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我们不要用那些音节和应用题把这孩子的智慧束缚住了。”但是,这位女教师是属于我们教师队伍中幸亏为数不多的这样一种类型的人,这种人认为:学生在课本面前坐得越久,他就会变得越聪明。
常常有人批评我们现在的教育缺乏创造性,不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从培养他们积极思维,从学会提出疑问开始。不会提问的学生不能算是好学生。如果他没有疑问,说明他缺乏积极思维,没有用心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所获得’的信息;说明他缺乏想象力,没有去联想有关信息;说明他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总是人云亦云。总之,说明他缺乏创造能力,没有创造力的人只能是一个平平庸庸的人,不可能希望他将来做出多大成就。
不重视学生提问,不是一个方式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是学生观的反映。我们传统的旧教育的学生观总喜欢学生唯唯诺诺,听话,不乱说乱动。这是一种保家立业的小农经济思想的反映。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敢想敢干,勇于创新。有的留学生比较了中西方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态度,曾经说过这样一个现象: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中国的家长总要问:“今天你考了几分?”而西方的家长则问:“今天你给老师提了几个问题?”如果这是真的话,这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的结果,西方家长则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记住了多少知识,西方家长则重视孩子是否进行了思考,有没有自己的创见。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
雅格布面对教科书而苦思苦想的做法继续下去。一月又一月过去了,一个学季又一个学季过去了,女教师竭尽全力要把雅格布“拉到”那个标志着平安无事的救命的分数线上来。雅格布为此吃尽了苦头。他几乎没有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只要他跟同学们一起玩耍那么个把小时,女教师就认为他偷懒,不肯用功。而且总的来说,这位女教师本来就以为学生参加课外小组活动,不过是用一点什么事情填补学生的空闲时间的一种手段而已。那么,既然她断然认为雅格布不可能也不应当有空闲的时间,还谈得上让他参加什么课外小组吗?她说:“再说,雅格布对于别的孩子感兴趣的那些事,本来就没有真正的兴趣。”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女教师讲述了下面的事:
“有一次,我带领全班同学到生物室去参观。孩子们在那里看到多少新鲜有趣的事物啊!大家都那么高兴,问这问那,许多学生还想马上就动手做事。可是雅格布呢,闷声不响地站着,心不在焉地朝远处的什么地方望着。他在这儿感到枯燥。他的手连任何东西都不接触,说明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可是,我心里在想:“这个孩子具有那么精细的观察力去看待自然界,难道可以这样来评价他吗?不,这一次女教师又看错了!”
在放学以后,我走进生物室去。这时发现有谁在朝门里张望。原来就是他,雅格布!
“你在这儿干吗?进来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他进来了。从这孩子怎样观察那些对他来说是新奇的现象来看,以及从他跟我一起回家的路上所说的那些非常激动的话里来判断,我开始明白了女教师说雅格布心不在焉究竟指的是什么。在那次参观生物室的时候,雅格布面前展开了一个新奇的、从未见过的世界。那些植物对他倒是似曾相识的,但是,这里的每一种植物上却都有些新的、不平常的东西:西红柿的茎不是直长的,而像葡萄藤那样弯弯曲曲的,结的果实也是一串串地悬垂着;洋葱头长得像西瓜那么大;还有黄瓜——真正的大黄瓜,却生长在瓶子里!雅格布睁大了双眼,他在想:这一切都是怎样搞出来的呢?他的想象已经不是在这里,在充满阳光的温室里,而是在学校的室外园地上,描绘着奇迹般的图画:要是能在学校园地里培育出十棵这样的西红柿,而且让它们长成一排,结出的果实也像葡萄那样是一串串的,该有多好啊!可是,他的算术考不及格,他能去幻想这些有趣的事情吗?这些幻想怎么能说得出口呢……
当我进行这些观察的时候,女教师还是一分钟也不放这孩子离开她的视线,她仍然认为雅格布的智力发展只有读好教科书这一条路可走。说来是很奇怪的,如果这位女教师对雅格布不是那么关心,如果她能放手让雅格布的发展接受学校生活那种迅猛潮流的影响,那也许还会好一点:这个孩子的发展还不至于弄到这样畸形片面的程度。许多学校里还有这么一批教师,他们善意地爱护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抠书本,但他们的这种关心归根到底却把事情搞坏了。
雅格布十分艰难地从四年级(小学)毕业了。让他升人五年级的时候,女教师提了许多附带条件。她事先向五年级的所有教师介绍了给雅格布写的教育鉴定,还转交了一份雅格布所犯的语法错误登记表,以及一份今后应当让他经常复习的算术规则的清单。
在五年级开始学习后的最初几个星期,读教科书的时间更长,更加使人疲劳了,先后找雅格布的母亲谈话的教师共达八位。但是,与此同时,雅格布的生活里也出现了一点新的东西:在许多课堂上,已经不像在小学时那样只要求听讲和记忆,而且还要求动手做一些事情。这种课给雅格布带来了欢乐。使他最感兴趣的是植物课。那位植物学教师善于安排课堂教学,他不仅要求学生像平常所说的那样“掌握教材”,而且让学生去自己获取知识。他要每一个学生都缝一个布口袋,做几个纸袋,以便装各种各样的“生物材料”,准备上课时使用。学生们从布袋里掏出的东西,有各种枝、叶、根、茎、花和种子。所有这些,郡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看,加以比较,并且画下来。
到这时,全体教师才第一次听说,原来雅格布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学科教师的话来说,是“表现在手指尖上”。一位教师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说:“这个五年级生会做的事,是有经验的园艺工也很少能做成功的。”下面是他向大家介绍的情况。
在一节植物课上,学生们在学习用各种方法把果树嫁接到野生砧不上去。教师注意到,雅格布是多么细心地(用园艺家的话说:精确地)切开砧木的树皮,把幼芽跟插条分离开。“这是真正的技艺,”教师一边观察孩子的工作一边这样想。雅格布从一棵珍贵品种的苹果树上剪下一根带有两个幼芽的树枝,开始对它仔细地察看起来。
“你在看什么?”教师问。
“能不能不经过嫁接就培育出树苗呢?”雅格布反回来问道,“譬如说,能不能剪下一根树枝,把它栽进土里,照料它,使它成活呢?”
“使我惊异的是这孩子说话时的那种口气,”教师后来回忆时说,“它使人感到,雅格布对他提问的事是已经思考过,甚至已经尝试过的。我知道,要使剪下来的树枝特别是苹果树枝生根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是很高明的能手。于是,我回答说:‘可以的,但这非常困难,只有米丘林式的经验丰富的园艺家才能做得到。’”
“我可以试一试吗?”这孩子问,他的眼里闪烁着欢乐的火花。
放学以后,教师领着雅格布到暖房里去,详细地告诉他,应当怎样准备和进行这一场有趣的试验。
在雅格布来说,幸福的日子开始了。他用玻璃和塑料盖成一个小小的温室,里面栽着几根剪下来的苹果树枝。他开始每天用温水浇土,注意使温室里经常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空气的湿度。有半数的树枝成活了:芽苞绽开了,透出了发亮的小树叶,幼小的嫩枝开始生长了。但是,教师看到,雅格布心里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情。
“那些成活的树枝,是我从树顶上剪下来的,”孩子对教师说,“而这些死掉的树枝,是从树的中部和下部剪来的。这么说,应当从树的顶部去剪取树枝。那样可以多培育出一些树苗啊……”
“当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真是太激动了,”后来那位生物教师说,“要知道,他是一个真正的试验者,是未来的学者,天才的园艺家!他不单纯是要达到预定的目标,而且是在探索、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当然,他用的是自己的方法,还带点稚气。”
关于雅格布的试验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校。许多孩子都想用同样的方法培育树苗,而搞成功的只有3人,其中2人是女孩子。而生物教师自己,据他本人承认,连一根树枝都没有种活。
从这件事情上开始了雅格布的“转变”。对许多教师来说,这件事包含着深刻的启示,它迫使人们去认真地思索教学和教育上那些尖锐的、使人激动不安的问题。我们逐渐地看出,雅格布身上那种害怕、拘束、犹豫的表现消失了。现在,当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在竭力回想教科书里的什么地方是怎么说的,而是在出声地思考着,从他所看到和观察过的东西里引出结论来。雅格布现在带着那么强烈的求知欲听着教师们讲课,使一些教师感到有些意外。雅格布对所学的教材理解得越深刻,他头脑里产生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就越多。教师们简直找不出时间回答他的所有的问题。个别教师甚至表示有不满情绪:在雅格布提出的问题里,经常流露出对教师所讲的东西的不信任的口气。但是,如果仔细地想一想这孩子提出的那些问题的意思,教师就会明白:在儿童思维里对一些事物持批判的态度,这一点正表明他有一种想要真正弄清楚并且深信某一真理的正确性的愿望。
教师们把雅格布发展中的这一变化称为“思维的觉醒”。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知识的最初的源泉(客观、现实、实践、生活)受到了观察、检验和研究。在一些课上,当理论性的概括跟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比较复杂和不太明显时,这孩子的思想就“觉醒”得慢一些。但是,当概念、公式、法则越难理解的时候,雅格布就使用越大的意志努力,务求在他以前常常在困难面前退却的地方取得胜利。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的思维的觉醒、迅猛的智力发展、对知识的兴趣的增强,——这一切都是跟那位生物教师善于成功地开发出他的天才和创造性劳动的禀赋有着直接联系的。雅格布本人懂得了并且感觉出:植物栽培是他能在其中表现自己能力的活动领域。看得出来,他在努力弥补过去荒疏了的东西。在温室里和生物室里又出现了一些工作角,雅格布在那里进行一些有趣的试验。在一块10平方米的土地上,这孩子撒下了几种野生果树的种子,把它们培育成野生果树的树苗,然后把人工栽培的果树嫁接到每一种植物上去。这里栽种了一些在温室里用无性繁殖法培育出来的树苗。不论他的劳动得到什么样的最终的物质结果,雅格布总是在试验着、研究着:他把几种果树又嫁接到插条上,观察其中的每一种是怎样发育的以及互相有什么影响;他又配制了各种各样的土壤混合物,观察它们对植物发育的影响;他把一棵树移栽好几次,以便使它的根系得到最充分的成长。后来,雅格布又逐渐着迷于搞粮食作物的培育试验了。
几年过去了,雅格布在植物栽培方面的劳动成为一种真正的创造。他把人工栽培的李树、桃树、柠檬树嫁接到野生的刺花李、梨树和苹果树上去,得到一些抗寒的果树品种,这些品种的宝贵特性是开花稍晚,能躲过霜冻对植物的威胁期。在初中将毕业的时候,雅格布学会了给土壤里掺人农家肥料和矿物肥料的混合物,这种土壤能使老的、将死的果树恢复青春而重新结果,能治愈暴风给果树造成的伤害,并且加速汁液在受冻的树枝里的流动。他用双手把一小块含黏土的不能种植的地段变成了肥壤沃土,在那里得到的小麦收成相当于集体农庄大田收成的10倍。
雅格布在学习上也一年比一年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个青年的知识是牢固的、透彻理解的。他有一种突出的特点,就是想把学到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里加以运用,并且使它们在脑力劳动中占有一个确定的地位。中学毕业后,雅格布进了农业学院,后来成为农艺师,现在已经在一个国营农场里顺利地工作好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