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培养健全人格
[提要] 不利于大脑发育的因素有:父母吵架、对孩子过高要求、不安全的环境等各种压力造成的应激,还有孤独和运动的严重缺乏。”“好的养育行为是了解孩子动向:当他不在眼前时,你知道他在干什么,跟谁在一起。
6月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陈祉妍教授,作为《北京青年报》“北青圈·健康分享会”第四场主讲嘉宾来到报社,为本报读者和协办本次活动的朝阳区丽景幼儿园的家长、老师,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孩子成长的影响因素、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成长的目标及如何达到、怎样做个好的养育者等心理健康问题。
了解遗传因素,避免错误归因
影响成长的先天因素是遗传,比如它决定了你智商波动的范围,后天努力的提升,也只能是一点点而已。了解到这种局限,避免造成错误的归因。比如有读写障碍的儿童总会把左偏旁写到右边去,老师和家长很容易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就会产生愤怒,对孩子指责。其实,读写障碍是大脑协调功能有问题,不是完全受人意志来影响的。
心理专家也很关心不良问题的代际传递。比如,暴力就是在家庭内代际传递的。祖父经常用打骂的方式教养他的儿子,很可能这种教养方式会传递下去,影响到他的孙子。这种传递不仅是基因遗传的问题,也有很多养育环境的因素。因此,只要你做得比你父母好一点点,那你就是一个成功的父母,即使你有很多做得并不好。因为你养育中很多做法都受到你父母的影响,受到你自己成长经历的影响。
婴儿期大脑发育影响一生
6岁前形成心理定势
影响成长的后天因素指教养的环境。环境影响的内核是母亲,有的家庭可能是奶奶,有的甚至是姥爷,总之是真正养育孩子的那个人。母亲作为核心,无疑是最重要的。有工作很忙的新妈妈说,先让老人带回老家去养,到6岁时再接回来,上小学我再来好好教育他。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一切都晚了,因为孩子最基本的很多心理定势都在6岁前决定了,以后再想改变的代价是两倍、十倍、百倍的。研究发现,越早期的养育和环境越重要。小婴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候,如果没有良好地养育,大脑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发育就会落后,可能导致一生的影响。所以,赢在起跑线上,应该理解为让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安宁温暖的环境里,使他有充分的大脑发育。
父母家庭是孩子抵御不良影响的坚实后盾
心理学研究发现,青春期同伴对孩子影响确实很大,但在孩子心里始终有一个在默默地发挥影响的东西,就是他的家庭、父母。如果父母与孩子有比较好的关系,孩子即使结交了不良同伴,他们要尝试不健康的事物时,孩子很可能有拒绝的能力。与父母良好交流、彼此信任的孩子,内心会有一种抵御力。同样,如果未能居住在比较好的社区,无法营造特别好的社会环境,孩子要抵抗外界不良影响,也需要家庭和父母更坚固的支持。
人在每个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心理任务
童年期最主要的是大脑发育,而不是知识的学习。怎样有利于孩子大脑发育呢?国际顶级科学杂志《science》归纳的要素:1.要有一定挑战性,难度要不断提高,不是简单的重复水平上的练习。2.趣味性,带来快乐与自豪。人在比较兴奋,感到有趣时,大脑好的功能会被激活。不利于大脑发育的因素有:父母吵架、对孩子过高要求、不安全的环境等各种压力造成的应激,还有孤独和运动的严重缺乏。
青少年期总体成长目标是找到“自我同一性”:弄清我是谁?我这辈子要干什么?上大学我要学什么专业等。那么,青少年怎样发现自我呢?这个阶段会出现一些有点儿冒险的行为,这是他们在探索我能做好什么,我的特长在哪里。家庭除了宽容对待他们的探索,还要从小给孩子一定的使命与传承,但不该是唯一的、必须的要求,比如你必须当个医生。使命应朝向一个大的好的方向,比如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也有人会给孩子一个“发大财”的方向,但这个方向通过不良渠道也能达到,所以这不是个好的方向。给了大方向,再慢慢发现和协助他在某个方向找到更清晰具体的职业方向。
现场收获
如何当个好的养育者
陈祉妍教授把真诚、尊重和信任,以及理解,作为促进人成长的核心条件,介绍给大家——真诚的基础是你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信任每个人有成长的能力,在一个良好支持环境下都能成为一个不错的人。这样,你的处理和响应方式才会积极。所谓理解,心理学叫共情,是指因为你与孩子有着不一样的大脑和身体,作为成人你可能并不能真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动意,所以更该做到三个W——watch仔细观察、wait等一会儿再做判断、wonder以开放的态度猜一猜。好的养育者,自己应该是健康快乐的,并从孩子成长中不断反省自我成长中未解决的问题。
“焦虑的妈妈是坏妈妈。不抚育孩子,就错失了自己继续成长的机会。”朝阳区丽景幼儿园的金平老师说:“这话让我印象很深,对我这个准妈妈很有用。”
“好的养育行为是了解孩子动向:当他不在眼前时,你知道他在干什么,跟谁在一起。”一位初中生的家长对此深有感触。
“现实中,用成人的想法误判孩子的行为,非常普遍。孩子的世界是最容易读懂,也最不容易读懂的。我们大了,忘记自己也曾经小过,曾经因为经验的缘故做过这样或那样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有句话:适宜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理解孩子的教育才是施教最准确的教育。”丽景幼儿园唐燕院长说:“我们日常也要求老师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时,心里默数三下再做决定。等一等,别着急指责孩子,给自己留点儿时间和余地,对老师和家长都很有用。”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