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爸妈,绝不犯这3种错误!

请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你身体不舒服,走进了医院。然后医生没对你进行任何的询问,几乎没看你一眼,开口说到:把这个药吃了,每天...
          请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你身体不舒服,走进了医院。然后医生没对你进行任何的询问,几乎没看你一眼,开口说到:把这个药吃了,每天三次。你会不会觉得很奇怪?当你用怀疑的语气问医生时,他一边整理文件,一边回答:大家都吃的这个药,预计你吃了也能好。听完,你肯定觉得不可思议,或者怀疑医生弱智。但在辅导孩子阅读上,这样的“不可思议”经常出现,“高智商”家族都未能幸免。
          比如,下面的画面你是否熟悉:“来,妞妞,妈妈给你买了好多书,爱阅读的孩子以后学习轻松,要多读书”;“宝贝,要上一年级啦,给你买的xx识字,记得学完哦!我花了200多块呢,你识字少,需要多练练”。别人一天读5000字,你怎么就不行呢?多看点书,给我补上。这样做的家长,是在用“自以为是“来掩盖对孩子了解的缺失。今天,跟大家分享,常见的三种辅读错误。
 
1.只做要求,不做诊断
        只管买书,但从不了解孩子的阅读水平,认为阅读就是看书,看多了水平自然高。这样的轻视,很大可能,会错失掉孩子早期阅读热情。你知道吗?当孩子阅读时,他的大脑会产生变化。阅读能力专家兰紫曾提到过,阅读需要神经元(视觉、运动觉等)之间的协同,若干个神经元通过突触链接,组织起来,形成对概念的认知。
         比如,小朋友看见【鱼】这个字时,会跟鱼的图像、笔画、<yu>的发音,形成对鱼认知。小朋友看见【鱼儿在水里游】,在每个字的认知上,经各神经元协同、通过突触链接,组织形成画面。一旦突触链接受阻,比如拼音、笔画、图像根基不稳,协同效果会减弱,进而阻碍孩子阅读。无视客观规律,硬要让孩子阅读整段文字、整本书,无异于拔苗助长,负重赛跑,挫伤他的阅读信心。
          记得有位博士妈妈曾找到我们说,我和老公都爱读书,为啥在孩子身上就找不到那股劲儿?她还用了很多方法,包括乐读君在《妈妈,我不爱读书》里提到的布置环境。后来在测试中发现,孩子的视觉分辨发育迟缓,需要矫正。针对性训练后,孩子阅读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变得越来越喜欢阅读。
         另一位妈妈跟我说,她六岁大的女儿正在ipad上识字,一开始还满怀信心,每天都按时学习打卡,可慢慢的就不愿意坚持了,感叹道,这熊孩子,又三分钟热度。我拿过ipad的一看,发现她正学的字都差不多到3年级段了,直接说,孩子畏难了,可以开始复习或每天减少识字量。很快,孩子恢复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聪明的爸妈需要了解孩子,对症陪读,才能让他更喜欢阅读。
 
2.不引导联想,当甩手掌柜
        自己负责买书,孩子负责看。后来,有的书积了灰,有的书一问起,孩子说好像看过。这样的状态,就是典型的甩手掌柜。我们知道,不同的书,对孩子的触动是不一样的。比如《爱的教育》,里面有一篇讲小铁匠的故事,有铁匠爸爸的孩子,会看得更投入,对故事的记忆更深。再比如,两孩子一起读《尼尔斯骑鹅记》,调皮的那个看得更投入,能讲复述的内容也更多。这是因为孩子的大脑是通过【联想】来储存知识的,不去回想的知识会变成孤岛,无法唤醒孩子的热情。比如铁匠与铁匠爸爸的联想,调皮孩子和调皮主人公的联想。
        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单位的信息,在大脑中就用一个节点表示,在生理上就对应一组神经元,节点跟节点之间的联系,对应着信息与信息的联系。熟悉的事物,更容易通过联想,迅速跟脑中的节点(信息)建立联系,存入孩子的知识小仓库。知识小仓库越大,孩子理解力、思维能力越强,获取新知识的速度也更快。再说印象很深的一个小故事,爸爸是物理老师,孩子刚识字,他就从一些生活小现象,培养孩子物理的敏感度。
        比如用物理学原理让孩子简单了解:为什么玩耍时时间跑飞快,学习时时间变慢了呢?为什么飞机能一直在天上飞不掉下来?为什么冰掉进水里会融化呀?
        有一年冬天,孩子妈正穿着毛衣梳理头发,“噼啪“一下,头发飞飘了起来,不料,孩子扬起天真的小脸问:妈妈,要不要我教你电学呀?真是惊喜又意外。聪明的爸妈,应该为孩子打造节点,建立联系,壮大孩子的知识小仓库。
 
3.少反馈,少沟通,多批评
         别人家的孩子xx,为什么你不能像他一样?这算得上伤孩子于无形的经典句式之一了,看似激将,实则适得其反。我们经常控制不住的对孩子发怒、吼骂,根源是对孩子的错误认识。事实上,每个孩子都因为特别自带天赋,不用心,很难发现。有家长会反驳说:我也经常跟孩子交流,问他心里怎么想的,可他要么不说,要么就不诚实。
这时,乐读君推荐一种方法——独特行为观察了。现在,请你回忆一下(如果想不到,你就多观察下),在阅读上,孩子经常表现出什么“独特行为”与其他孩子不同?举些例子:比起童话故事类书籍,有的孩子更喜欢历史书。因为他喜欢爸爸,爸爸曾说,读历史会让人变得智慧。有时候小孩不愿意完成目标,仅仅是因为你批评了她,想要置气。孩子读一会儿就想喝水,可能那就是他的专注力极限。曾在美国top10大学邓迪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的博士,针对孩子阅读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
         研究发现:如实的对待孩子,观察孩子的独特行为,会更利于他的进步。比如一个成绩差、对阅读没兴趣的孩子。你要怎么锻炼他?很简单,就找他最容易取得进步的书籍,最容易收获喜悦的书籍,多反馈,多交流。让他看到目前有能力通过努力,获得好处。聪明的爸妈,从来不吝惜对孩子的观察、沟通与正向反馈。
 
#乐读君推荐父母阅读#
《自控力》《这才是心理学》《心理、大脑与人际关系的新概念》
★ 重磅推荐 ★
针对二年级以上的小学生阅读训练
【阅读能力提升A群】
— 推荐以下父母为孩子加入—
孩子阅读吃力,阅读后不理解内容
孩子自主阅读性差,阅读量不达标,写作文没词。
孩子注意力时间短
孩子听课效率低,抄写时间长
想提升孩子阅读里,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但无从下手
 
— 你和孩子将获得 —
每天20分钟,轻松完成阅读任务
专业老师精准辅导
增进你和孩子的沟通距离,促进亲子关系
 
入群就送
专家兰紫阅读能力提升课
坚持读书7天,送
小学生同步阅读手册
↓↓↓
原价99元,加入我们只需6.66元
或邀请3人关注@乐朗乐读免费获得入群资格
 
花1张面膜的钱,为孩子带来
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扫描下方二维码
带孩子加入【一起阅读50本书训练营】
给孩子一份2019年最好的礼物
\
0


下一条:最后一页 上一条    美国预言家凯文·凯利告诉你:未来什么样的孩子最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