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引导儿童阅读

阅读是儿童获得人文知识、科技知识及其他各种知识的捷径。如果仅靠在校每周几节语文课教学而使儿童获取语文知识和能力那是远远不够的。看书读报是小学生最普遍最经常的语文课余活动,教师要努力创造儿童喜闻乐...

    阅读是儿童获得人文知识、科技知识及其他各种知识的捷径。如果仅靠在校每周几节语文课教学而使儿童获取语文知识和能力那是远远不够的。看书读报是小学生最普遍最经常的语文课余活动,教师要努力创造儿童喜闻乐见的读书形式,如组建图书角,开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写读书体会,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但仅靠教师一方面是不够的,家长是辅导儿童阅读的重要力量。以下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引导儿童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儿童的阅读活动,其实在幼儿后期就可以开展,幼儿常常央求大人给他(她)们讲故事,他们喜欢听些小动物和小朋友的故事。这时候是引导幼儿阅读的契机,父母应及时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和爱听故事的心理,引导儿童阅读小人书及其他简易读物。此时的阅读,因为儿童识字不多,不仅需要大人的参与,而且还需要大人讲解,恰当而生动地讲解能引儿童入迷,调动了儿童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爱听爱读。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切忌光听不看,因为儿童一旦依赖耳朵听故事,以后就不喜欢用眼用心去读。随着儿童年龄和知识(包括识字)的增长,大人可改讲读为榜样带动法,即父母用阅读的好习惯来带动儿童独立阅读,这样长期坚持,就能养成儿童阅读的习惯。

 

  二、开展趣味活动,激发儿童阅读的自觉能动性。

 

  家庭中的阅读活动形式,与在校的阅读形式不一样,它有较多的局限性,如活动范围的狭小,阅读伙伴年龄的悬殊,活动的方式较为单调,都可能影响儿童阅读的兴趣。因此,家长应开展趣味性较浓的活动方式,如引导儿童剪贴,把自家报刊上有意义的诗、文、画剪下来贴在精制的软面抄上,并讲究粘贴的艺术,把阅读与美的欣赏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激起儿童读书的爱好。一旦这种爱好养成了,家长应及时将其迁移到阅读其他有益的书籍上去。爱好或兴趣是调动自觉能动性的积极因素。阅读的自觉能动性主要表现为积极、主动、独立地阅读,这是阅读能够坚持下去并能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三、教会儿童做读书笔记,培养读写能力。

 

  如果说引导儿童剪贴资料是培养儿童的兴趣,那么教儿童做读书笔记则是更高级的阅读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活动中,感官的多通道协同活动,其效果远高于某感官的单方面活动。如阅读中既用眼又动脑、动口,甚至动手做笔记,阅读效率高。其原因是边读边记,使人避免杂念及外界因素的干扰,注意力达到高度集中。不仅如此,动手做笔记的更大好处在于培养了动笔的好习惯,此时还应教儿童写些简短的体会。常常练笔,能提高写作能力。教儿童掌握读、写能力,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四、开展说文活动,提高理解能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多读多看就有好处。因为这能扩大词汇量、知识量。而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就不应只停留在读上了,应该训练他们的理解能力。当然这个工作学校教师一直在做,但由于语文课时是有限的,加上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所以家长有必要开展说文活动,即把读过的书的主要情节、中心思想、人物特点等内容讲述出来,这种讲述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父母、孩子都应讲述,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家庭读书活动来开展。也可开展家庭说文竞赛,激励孩子通过说文活动提高理解能力。特别是现在实行双休日,我们应该加倍珍惜这大好的天时,用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乐朗乐读文章来源:互联网)

 

 

 

 

 


 

 

 

 

 

0


下一条:寻找成功:让美国优秀教师告诉你 上一条    乐朗乐读教您——关于说谎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