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孩子大多有独立的思维
孩子不是宠物,他渴望有自己的空间。当父母遭到孩子的顶撞时,不要生气,那正说明他长大了。为人父母不容易,为了孩子,一切的付出都心甘情愿,没有半点怨言。同孩子有独立的思维相比,他的不听话,他的叛逆又算得了什么呢?
孩子不听话,确实是一个让父母头疼的问题。尤其是一个幼儿,当他不听话时,许多父母都手足无措,百思不得其解,按常规推理,孩子这么小,也没有进入青春期,怎么就这么执拗呢?你看下面这个孩子。
鑫鑫到今年5月份刚满3岁,却已经让全家人不知所措: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哭大叫;回答家人希望他做的事口头禅就是“不行”;根本无法和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有时甚至还耍赖、打人,成了家人眼里的“问题宝宝”。
一个刚满3岁的孩子居然这么不听话,动不动就发脾气还打人,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难怪他的家人被搞得头都大了。但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也不用着急,孩子出现这样的叛逆行为,不一定是教育不够或是“孩子变坏了”。专家表示,孩子在大约3岁时,独立欲望非常强烈,事事要求自己来,不愿受到别人的“打扰”。这时孩子似乎非常不听话:让他往东,他偏往西;情绪起伏不定,脾气暴躁;拖延,又不想和父母沟通,等等。但是这个过程也是其心理发展的过程,心理学上把这种独立行为称为“小儿的意志行为”。
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叛逆期有些了解还是很必要的。其实,在18岁之前,孩子有三个比较明显的反叛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不一定出现在青春期,年龄较小的孩子也有叛逆心理,这并不是说叛逆期提前了。叛逆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3岁左右,第二、第三个阶段分别在10岁和13岁发生,被界定为“准大人期”和“青春反叛期”。
所以,孩子不听话,并不是一件坏事。家长在耐心教育的同时,要认识到,孩子的独立思维在此期间会较快发展,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孩子总是喜欢和父母顶嘴,不太听话。”一位家长向班主任李老师反映。该家长希望老师能帮忙和孩子沟通,弄清楚“孩子到底怎么了”。家长还列举了孩子种种“不听话”的表现。比如有一次做家庭作业,家长让她大声朗读课文,可是她偏偏要小声读,声音细如蚊虫,这不是明摆着跟父母唱反调吗?家长无可奈何地叹气。
“是吗?你女儿在学校表现非常不错。”李老师告诉家长,“她的胆子比以前大了,是一名非常称职的小班干部。而且她在这段时间很爱动脑筋,上课时总能有与众不同的回答,下课也能与老师讲讲自己的见闻,谈谈自己的想法。”“真是这样吗?”家长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有自己的看法,说明孩子正在成长。孩子顶嘴固然不对,但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心的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另外,孩子朗读课文,可以默读、大声朗读、比赛读等,让其选择喜欢的方式未尝不可。家长不妨利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才会有更好的质量。
针对不听话的孩子,正确的做法是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注和积极的引导。
首先,父母要有足够的爱和耐心。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特别需要足够的爱和关注,即使他们再不听话,再叛逆,父母也不要呵斥、贬低、命令、强迫孩子等,这会导致孩子的抵抗情绪,反而有可能引发孩子破坏性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尊重,让宝宝成为父母的小帮手。当宝宝闹脾气时,父母要耐心、冷静地劝解,尝试多种方法,引导孩子走出情绪的低谷。
其次,还要明确父母的责任。父母的责任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创造一个空间,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孩子不是机器,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他的生活,必要时加以引导。
再次,尽早和孩子做朋友。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总是板着脸,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很不利于日后和孩子的沟通。家长的“权威”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让孩子知道“我可以引导你怎样过自己的一生”。试着和孩子建立一种和谐的朋友关系,不仅有助于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还能极大地加强亲子关系。
总之,叛逆只是孩子行为的表象,父母要看到其背后隐藏着的原因,要了解到孩子不听话的深层次心理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此,方能正确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