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好作业”成为常态

“中国好作业”来了,这无疑是教育原生态文化的回归,比如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布置的《参观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在独立性参观中,孩子的自我统筹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社会性性情,都能得到锻炼。自由发展、自由探索、敢于创造等

  设计一套你喜爱的校服,记录暑假中日平均PM2.5和臭氧O3数值,发现和感悟“每天看到的一颗星星”,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进行血型与性格的相关性调查研究……暑期将至,社会各界人士为广大青少年布置了别具特色的“中国好作业”。这些“中国好作业”将会传递出怎样的价值导向?引发怎样的教育思考?由上海教育新闻网和《上海中学生报》联合公布的首批40多道“中国好作业”给出耐人寻味的答案。

 

  “中国好作业”来了,这无疑是教育原生态文化的回归,比如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布置的《参观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在独立性参观中,孩子的自我统筹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社会性性情,都能得到锻炼。自由发展、自由探索、敢于创造等,有了更多历练机会,这对于他们的多元发展、个性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极推动。

 

  这种“生活型作业”、“创造型作业”多了,孩子们才能摆脱沉重的书面作业的束缚,走出了“兴趣班”、“强化班”的捆绑,让个性得到张扬,让天性得到施展,更让被束缚过多的手脚得到解放,这种发展才是最有潜力的发展,有助于成为“十字型教育模式”:十字型的“横”代表西方教育的知识面宽、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以及孩子的顽皮和无所顾忌的个性;“竖”是指东方孩子的逻辑思维、知识深度、理解水平、统一规范、集体主义以及注重听话、不好动等个性。“十字型人才”被认为是世界最优秀的人才。

 

  “中国好作业”传递正能量。在主办方官方微博刊发“中国好作业”的活动消息后,网友对此表示极大兴趣和关注。怎样的作业是“好作业”?网友“西江岸”说:“让城市的孩子到农村去过假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一定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网友“牟艳娜”说,就像黑柳彻子在 《窗边的小豆豆》中写的“巴学园”那样,下午就由老师带着出去散步,认识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网友“雾山笠人”说:“最好的作业是喜欢做什么作业就做什么作业。 ”

 

  网友的期待与很多出题者的思路不谋而合。与人们固有印象中“单调乏味”的作业截然不同的是,主办方征集到的 “中国好作业”特点鲜明、形式多样,而且凸显创新思维、人文关怀和励志元素,充满“正能量”。这些作业涉及领域广泛,包括:节能减耗、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公益慈善、休闲娱乐、健康体锻、青少年保护等诸多方面,而且无一不是紧扣青少年的发展天性设置,其中包括:课题调查、社会实践、创意设计、人文阅读、自然体验等。

 

  著名社会学家、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看来,“中国好作业”由于命题教师众多,为不同层次和基础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可能,这对确立“以学生为主,以学为主”的现代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大有好处。 “‘好作业’需要让作业成为学生眼里一件好玩的事情,让学生在做‘好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学习和探究的乐趣,而这恰恰是‘好作业’更深层次的价值所在。 ”

 

  多一些这样的“中国好作业”,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暑假”。我相信,得到了这些“好作业”的熏染,孩子的社会视野不断开阔,创造性意识也能得到循序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终于和广阔社会建立了密切联系,让自我发展、学习方向和兴趣发展,密切联系,成为独立性人才,善于质疑者,以及敢于探索和冒险者。对于未来的发展,是一个积极的精神推进。

 

  对于当下的孩子而言,布置多少作业不是最重要的,通过完成作业,让孩子得到研究方法、清晰的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远比完成和布置作业更有意义。毕竟,诸多知识点,随着年龄的增加会淡化,那些已经融进潜意识中的思维、学习惯性以及能力,却可陪伴终生。这才是笔者推荐“好作业”的原因所在。

 

  暑假应该让孩子多一些“中国好作业”,不仅暑假有“中国好作业”,平时课堂教育教学中,也让它成为常态,让教育得到更多的和谐发展。

0


下一条:儿童多动症造成学习困难是怎么回事 上一条    21世纪治疗多动症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