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决孩子的粗心问题
现象一:一位妈妈曾担忧地说,儿子已经上二年级了,但粗心的毛病一直没有改掉,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成绩。书上明明写的是 “51”,他偏偏会看成“15”;平时做作业不是忘了写答案就是抄错题。因为孩子粗心这个毛病,她跟孩子他爸都操碎了心。没少打过孩子,也没少骂过孩子,道理也讲了一箩筐,可是孩子粗心这个坏毛病就是改不了。
现象二:一位小学老师忧心地说道:“其实,这些题孩子们都会做,就是马虎,不是落个小数点,就是把符号看错。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们变得细心起来。”
专家分析
很多家长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提及这样一个问题:“我家孩子粗心的毛病就是改不了,要不是因为粗心,这次考试就能考100分了”、“我家那孩子不也是吗?要不是因为粗心,这次就能考全班第二名”、“你说粗心这毛病可怎么改呢?”
孩子粗心成了让家长们着急的“老大难”。面对孩子的粗心,有的家长埋怨、批评,甚至责打孩子,这样的方法有效吗?无数事情证明,效果甚微。
生活中,能够完全做到不粗心的人是不存在的。成人还有丢三落四的时候,孩子马虎一点,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面对孩子看错题目、落掉小数点等问题,家长们没有必要把问题看得那么严重。
根据研究,孩子粗心,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靠“提高觉悟”、“增强警惕性”往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少有孩子所有的功课都粗心。他们很可能会把语文中的形近字看错,但他们却能把英文的字母表倒背如流;他们可能会把数学题中的算术题算错,但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却解答得特别详细。
其实,孩子的粗心常常是有规律的,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粗心点”。
有一个孩子很聪明,就是很粗心。但是他的粗心“粗”得有意思,仅仅数学一科粗心,而且只有在“计算得数”这样的题目上出错。
他的妈妈经常对别人抱怨:“每次考试完我都会检查他的验草纸,检查完我就会很高兴,因为得数都算对了,我心想这次肯定会考的不错。但是,当试卷发下来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验草纸上的数字明明是‘0’,但是,他抄在试卷上的却是‘6’。问他原因时,他还会委屈地说抄的时候看错了。不仅仅是在考试中,平常做作业时他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从故事中不难看出,这个孩子最大的“粗心点”就是容易把数字看错。
观察多了,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粗心点”。因此,他们要么语文经常出错、要么数学成绩很差、要么英语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事情发生呢?
其实,人的情绪、兴趣、自制力等都直接影响感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少兴趣,学习情绪不高,就很容易粗心;而有些孩子容易兴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被学习以外的事情吸引,这时候更是粗心“出没”的高发期。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改正孩子粗心的坏毛病。
给妈妈的建议
面对孩子的粗心,妈妈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宽容,慢慢想办法,千万不要瞎指挥、乱批评,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孩子细心的好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
方法一:帮助孩子找到“粗心点”
一位10岁孩子的母亲在解决孩子的粗心问题方面很有心得:
我家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经过我和孩子仔细分析他每次做错题的原因,我们得出一致的结论:不是题不会做,而是每次都会把题目看错。由此,我得知,容易看错题目就是孩子的“粗心点”。
于是,我便告诉孩子:“你粗心的原因是每到审题时,你的思维就滑过去了。怎么办呢?以后你每次再做这样的题时,先停一下,闭上眼睛数三个数,然后再睁开眼睛往下写,这样就不容易错了。因为你没让思维滑过去,而是有意识地给它设了一个障碍。这就像警察叔叔在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设置提示牌一样。”
孩子用我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果真很明显,每次做作业时,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少多了。
看,面对孩子的粗心,妈妈与其批评孩子、给孩子上“政治课”,不如具体地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方法二: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
一个孩子的作业本、作文本里到处都有错别字,孩子因此很自卑,他的妈妈对此也很无奈。
于是,孩子的妈妈便去请教儿童教育专家,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妈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和这个孩子一起统计和整理他作业本里的错别字,整理完之后,她和孩子都惊奇地发现:原来,总是写错的字就是那么几个。
最后,她让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本,把整理出来的错别字写在这个本子里,并且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字写错的原因,把这些也写进本子里。
在妈妈耐心的指导和孩子的认真坚持下,一周以后,这个孩子作业本里的错别字已经明显地减少了。
如果你的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你不妨让他准备一个错题本。
其实,只要对“粗心”问题进行详细地整理,这些问题就可以在思想上、意识上得到纠正。孩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大脑就会自动提出预警和反应,这样,“粗心”的现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这就如人在冰上走路,因为冰很滑,所以要小心翼翼地走,因为小心翼翼,所以犯错误的可能自然会少了很多。
方法三:围绕细心做文章
遇到孩子粗心的问题,一般的妈妈要么抱怨、要么批评,但这样做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其实,妈妈如果转换一下思维,围绕细心做文章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一位妈妈曾经这样介绍她的经验:
有时,我不总是盯住孩子因为粗心而犯的错误不放,而是寻找机会表扬孩子的细心之处。如孩子在没有经过大人的提醒下把地板扫干净了、孩子避免了一次以前经常会犯的错误等,我都会把这些记录下来。
在我们家墙壁上贴着一张细心表,孩子每细心一次,我就给他画一个红色五角星;当五角星满五个时,我就会给他一个小奖励,如带他去吃一次肯德基等;当小奖励满两次时,我就给他一个大奖励,给他买身新衣服、买个新文具盒等。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了,而粗心的毛病也明显地减少了。
妈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当孩子出现粗心的毛病时,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你真是屡教不改”、“你就是一个‘小马虎虫’,我看你这粗心的毛病是真改不了了”,当家长说出这样的话时,孩子自己也会丧失信心。
人往往是有求证心理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努力去寻找孩子的细心点,并不失时机地肯定他、鼓励他,孩子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时,细心便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
方法四: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长便饭”。
所以妈妈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
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当然也就是少有的现象了。
第一,身心素质的缺失。
当今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身高、体重等体质健康达标率并不高,学生心理品质如集体意识、自信心、意志力等也比较欠缺,和其他国家学生在夏令营的较量中,有时显示不出东方大国的优势。这与学校体育课程不无关系。为此,我们应把关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课程的创新摆在第一位。
第二,艺术素质的缺失。
自古以来凡求学者必喜好琴棋书画,而现在由于升学压力大,真正持续地喜欢并学好一门艺术课程的学生并不多。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生前谈到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书时,该校鼓励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钱学森小时候,他父亲一方面送他学理工,另一方面又让他学音乐、绘画艺术课,所以他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艺术修养不仅加深了他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让他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更能启迪他在科学上的创新。艺术教育除了悦心怡情、培养审美能力外,在思维品质、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均有独特作用。所以艺术教育也应放到突出位置。
第三,文化课程学习优势的缺失。
由于传统教学与评价的局限,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回答自己到底最喜欢哪一门文化课程。如果一个孩子在一所学校学习几年而没有一门最喜欢的文化课程的话,那这所学校的教育就不能说是成功的。我们在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时,是否一定要学生每一门文化课程都学得很精?曾经有诺贝尔获奖者对此作过否定的回答,很多名家、伟人的成功也验证了这一点。文化基础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学生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门文化课程,一方面会带动其他文化课程学习,另一方面会为未来发展领域奠定方向性框架基础。同时,“最近发展区”学习优势得以彰显,促进自信心增强,易于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程学习,降低学生不必要的学习成本。
第四,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力的缺失。
由于教育的相对封闭和地区差异,造成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国际视野、国际理解有可能成为盲点。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各国交流日益密切,人类发展呼唤“地球公民”,国际化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对人的全球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应当有多元文化理解力的启蒙,不断拓展国际视野,认识和吸纳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共同关心气候与环境等国际性问题,形成走向世界、服务世界的胸怀和智慧。
第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缺失。
我国的人才基数远远大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是创新人才远远少于这些国家。能够拿到国际奥赛等重大比赛金牌的优秀学生为数不少,可除个别华裔外,至今无人问津诺贝尔奖。甚至还有很多到了著名高校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难看出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存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缺失。
第六,沟通、协作能力缺失。
当今教育面临的是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加之生活条件与环境的变化,个体独处多于群体生活,家庭生活多于集体生活,同伴交流机会不多,缺少沟通技巧与方法的锻炼,协作精神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