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总是拖拉磨蹭怎么办?(二)

缺乏时间观念对孩子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如何让孩子把无形的时间变为有节奏的把握呢。需要家长给孩子引进时钟概念,用闹铃定时的方式,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得到时间提醒。通过时间加减法(在讲座中有具体的描述)逐步巩固孩子的时间意识。

  23、家长要让孩子清楚时间属于自己

  缺乏时间观念对孩子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如何让孩子把无形的时间变为有节奏的把握呢。需要家长给孩子引进时钟概念,用闹铃定时的方式,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得到时间提醒。通过时间加减法(在讲座中有具体的描述)逐步巩固孩子的时间意识。为了让孩子清楚时间的支配和使用,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或者每一次写作业来着手。比如与孩子一起来制作一份时间使用的表格张贴在卧室或者书房里,孩子每主动完成一件事,统计一下用时是多少,通过这种有意注意会让孩子感受到时间的有形性。通过阶段性的时间统计,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时间的量化分析,让孩子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表现,在家长的鼓励和表扬下增强孩子做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孩子时间自我管理意识。

 

  24、家长要和老人针对孩子的教育做理性沟通

  在很多家庭里由于两代人在教育孩子方面观念不一,沟通相对较少,导致在教育孩子遵守作息时间和遵守家庭规则方面形成漏洞,其后果是孩子很容易钻管理和教育的空子。比如谁管的少孩子就愿意和谁在一起,谁管的严格孩子就会不喜欢谁。这样的现象很容易让孩子形成看人下菜的心态,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所以,家长必须要和老人把孩子的表现情况适时和老人做交流,征求老人的意见,尽可能让老人与自己在教育方面保持同步。如果确实难于沟通,家长只能想办法和老人分开住,不在一起生活会让老人娇纵孩子的机会相对要少些。

 

  25、家长要利用好亲子沟通的机会来引导孩子

  很多家长常常忽略与孩子相处时的细节教育机会。比如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就是非常不错的机会,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感受,在课堂上的表现,听课的效果,以及对老师的看法和想法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家长才能合理引导孩子,让孩子对正确听课,接纳并喜欢老师,使孩子清楚上课认真听讲是对老师辛苦付出的最大尊重。比如利用晚睡前的交流,可以让孩子把一天来的遇到的不开心的事说出来,家长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安慰,让孩子化解心中的压力和郁闷,伴随着心里安全感轻松入睡。比如利用吃早餐的机会和孩子聊聊开心的事,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来启发孩子。比如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外出游玩的机会,让孩子做管家安排外出线路,需要携带的用具,具体时间安排,注意的事项等,家长可以做一些辅助的完善工作,让孩子的责任心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26、家长要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所扮演的是家庭教育的主角,老师扮演的是学校教育的主角。虽然各自担负的教育任务不同,但是目标是一致,都是力求让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但是从当前应试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家长没有演好自己的角色,相反为老师角色去跑龙套去了。甚至有很多家长视老师惟命是从,老师要求做什么,家长就不加思考地去做。表现最直接就是家长监督孩子写课外作业,老师布置多少,家长就要求孩子必须完成多少,根本不管孩子是否课上听懂了,写作业时有什么困难,甚至也不懂得如何做有效的辅导。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最反感的事写就是写大量的作业,家长必须要根据孩子的情绪变化,以及学习能力来调整孩子的作业量,当然如何减负需要家长理性面对,不能单方面直接减少孩子的作业量,否则孩子可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也会受到老师的责难。理性的家长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把自己给孩子作业减负的目的、方法、步骤等告诉老师,倾听老师的意见,求得老师的支持与配合,最终达到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课外学习的效率。所以,请家长必须端正你的心态,摆正你的位置,以平等的交流面对老师。

 

  27、家长必须要关注孩子的生活乐趣和兴趣点

  很多家长之所以和孩子在亲子沟通方面做的不够好,主要原因都归结为目光的单一性,即每天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而不关注孩子的心里需求。事实上对于学习来说,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家长把学习当成了孩子的全部生活,必然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很难沟通,很不通情达理,甚至很难让孩子信服家长。所以,家长平时必须多静下心来听听孩子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然后再合理给予。当然这种给予是建立在规则之内的相对自由,而不是完全的放纵。如果家长和孩子多拥有一些共同的兴趣点,无疑会对增进亲子沟通的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家长们在培养孩子兴趣与爱好的同时,也花一点时间来学习一下孩子正关注的兴趣。

 

  28、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极大地促进孩子对时间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自觉进入学习状态,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意识。经常看到很多磨蹭和拖拉的孩子家长总爱干费力不讨好的事,比如站在孩子身边不停地指手划脚,甚至发泄自己的不满,这种陪伴其实是在人为破坏着孩子学习的兴趣,影响孩子的情绪。这里必须要强调在对孩子进入学习习惯培养之前,必须要把上面所提及的各种因素都合理解决后才能实施,否则会让孩子在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干扰,给孩子造成习惯培养的困难。习惯培养需要家长有充足的耐心,有坚强的毅力,有良好的心态,切莫急功近利,急三火四,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把培养孩子一生的好习惯做为最终着眼点,而不是孩子多考几分的问题。

 

  29、父母首先要说到做到

  如果你是认真的,要坚持到底。你提出要求,孩子却说“等等”时,告诉孩子:“这不在选择范围内。现在就要去做,做好了叫我,我要检查。”然后等孩子行动。

 

  不要指望孩子在你上班的时候把事情做好,也别指望事情能在你回家前做完。最好规定一个最后期限,你要在他们身边监督执行。

 

  问问孩子是否认为拖拉是自己的问题,是否需要帮助他们来解决。如果需要,帮他们制定一个计划,从最后期限开始,给所有需要完成的步骤制定一份时间表。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机会,让孩子可以犯错并在你的帮助下从事情后果中接受教训。举个例子,如果孩子表示他在和朋友出去玩之前把事情做完,但却并没有完成,不要提醒他。等到要走的时候,告诉孩子他得跟朋友打个电话说晚会儿到,因为他得把事情做完。

 

  如果你认为孩子做事拖拉是因为任务太艰巨,你可以帮助他从简单的步骤开始做起,让他知道错误是学习和成长的好机会,而且他也不必追求完美。

 

  尊重孩子自己的风格。有的人在压力的情况下做得更好。在你看来,孩子是在拖拉,但孩子也许在等急中生智的机会呢。

 

  30、理解万岁

  我们成人在遇到一些问题时也会产生紧张情绪,需要一些时间做心理准备。对于孩子而说,这种准备就更为重要了。所以,我们应当把孩子的磨蹭行为理解为,这是孩子进行心理的自我调节,进而作出行为决定的一个缓冲期。试试看,有了这样的理解,面对“小磨蹭”时你是不是会心平气和些?

 

  31、缓冲时间

  在要求孩子做事情之前,事先告诉他待会要做什么,给他一个缓冲时间,等规定时间一到,就果断地督促孩子从事下一项活动。比如,在吃饭前,父母可以先提醒孩子:“饭做好了。你可以再玩5分钟电脑,5分钟以后请你把电脑关掉,过来吃饭。”如果5分钟后孩子还是继续玩电脑,你可以再发警告:“吃饭时间到了,如果你现在不去吃饭,我就把你的饭收起来了。到底是玩电脑还是吃饭,你自己想一想,想好了告诉我。”这一招的关键是,你说话的语气一定要轻柔而决断。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立场很坚定,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32、巧用比赛法,启发孩子的竞争心理

  在运用比赛法时,可以有三种方式:A)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赛。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某一个磨蹭毛病,帮孩子设计一张自己与自己“比赛”的成绩表,首先记录下孩子做这件事的最初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这件事的时间,过几天总结一次,促使孩子不断地提高自己。B)让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赛。有意识诱导他的竞争心理,让他经常和小伙伴展开竞赛: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细等等,让孩子在竞争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敏锐捕捉信息并做出反应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和他的同学比谁早到学校的计划,并监督孩子此计划的实施情况;也让孩子邀请同学到家里做作业,并进行一个比赛,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谁能得第一。C)家长与孩子比赛。竞赛游戏的项目可以多种多样,如比一比看谁吃饭吃得快,比一比看谁衣服穿得快,比一比看谁刷牙刷得快,比一比看谁洗脸洗得快等等。总之,生活中许多你希望孩子干得快的事情都可以作为游戏的项目。

 

  有时,适当增加些生活的紧张气息,不但能够使孩子养成做事讲效率的好习惯,而且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和独立精神的形成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33、反话正说

  孩子很重视父母的评价,表扬、鼓励总是能打动和激励孩子,从而使孩子按着父母的想法去做。

 

  晓明做事很爱磨蹭,每天晚上总爱磨蹭到很晚才肯睡觉,这样不但早上起床的时候会很难,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晓明妈妈对此很有意见,有时,他磨蹭,妈妈就会批评他一通、打他几下,但都不管用。后来,晓明妈妈改变了策略,他知道孩子爱听好话,便试着"反话正说":"晓明大了1岁,懂事了不少,用不着妈妈提醒,就知道上床睡觉了。"没想到话音未落,晓明高兴地上床钻进了被窝。

 

  后来,在其他事情上,晓明妈妈也试着"反话正说",没想到效果都很好。现在,晓明做事磨磨蹭蹭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34、孩子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

  如果孩子的做事效率不高,妈妈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教会孩子利用统筹方法来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进而节省时间、提高做事的效率。

 

  小杰在妈妈的指导下就很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晚上放学回家后,她不是急着像以前一样去看动画片,而是先把老师留的作业做完,然后再吃饭。吃完饭后,再预习一下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完功课,离睡觉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当然,这段时间她是看动画片,还是看漫画书,都凭她选了。

 

  但是,在孩子效率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得又好,又能节省很多时间。

 

  35、拒绝包办代替,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现在的孩子享受父母了太多的精心照料与服务,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由大人代劳了,于是便习惯性地形成了对家长的过分依赖,即使是面对一些需要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他也会在那里不紧不忙地磨蹭着,等待家长的援助之手。比如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由于害怕孩子上学迟到而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却在一旁依然慢条斯理的,因为孩子心里明白,自己动作磨蹭一点没关系,到时候妈妈会来帮我的,反正上学是迟到不了的。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就要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36、合理安排孩子写作业和活动的时间

  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暂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一般约为15到20分钟。如果持续时间太长,大脑会疲劳,学习效率变低,加之作业量大,会感到做作业是漫长而痛苦的事。面对总也做不完的作业,孩子最后选择的结果就是拖拉。因此可以把时间化整为零,分割成三四段。 比如估计要用1小时完成的作业,把时间分成三个“20分钟”,每个“20分钟”一结束,就休息5或10分钟。由于每次时间短,还有“短期终极目标”作为激励,做起作业来感觉有个盼头,就会在规定时间内思想高度集中地做作业。也可以用化数为量的办法,即把要做的所有作业按数量划分成几部分。比如,有15道数学题,规定每做完5道就休息5分钟,然后再做下一个5道题。休息时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可以陪孩子说说话或做点游戏。 开始实施时一定要有家长监督提醒,严格把握好休息与做作业的时间。有些是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引起的动作慢,同时也受家庭环境影响。如果家庭成员也性子慢、生活散漫,做事拖拉,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各方面动作慢。有些是孩子思维运动较缓慢,做事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快不起来。遇到这种孩子,首先应正视它,不要用 “笨”这一类的字眼来辱骂孩子。一是家庭成员要起榜样作用,自己要一改以往做事慢腾腾的习惯,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索、动作快捷迅速的做事习惯,让“快” 穿行在日常生活之中。

 

  37、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这就要求父母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有以下几点,提供父母注意:

 

  第一,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只要父母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反之,他会感到紧张、压抑、难受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习惯。

 

  第二,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家人对孩子的要求却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第三,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难得多。父母应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对幼儿来说,情绪是行动的动力。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加上父母的冷眼、厌恶、甚至是打骂会更加激起不良情绪,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愿每位父母都能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与孩子的性格有关,有的和孩子的生活习惯有关,家长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孩子改正做事拖拉磨蹭的习惯。

 

  38、和他一起讨论找出功课做得慢的原因,和如何做改进的方法。

 

  39、找几个孩子一起做功课:利用同伴的力量来相互督促。

 

  40、给孩子学习“由慢变快”的时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可能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只要一朝培养完成,孩子一生都受益,所以妈妈们当心里着急时,就去想想一辈子和一、两个月的差距,心就会平定了些。

 

  41、一定要给孩子进步的奖励:孩子一开始若在时间上掌控得不够好,不要责骂,而是去和他检讨问题出在那;若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要以口头和肢体拥抱等给予赞扬,并信守答允他完成课业后可从事他喜欢的游乐的承诺。

 

  42、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孩子的要求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当然孩子在照顾的过程中,难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时候家长应该进行监督,并告诉孩子疏于照顾的后果,让孩子负起责任来。

 

  43、培养孩子的耐心。心理学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例如轮流玩的儿童游戏,小孩如果让玩伴先玩,自己等到最后,一定能享受到没有人催促的乐趣;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44、在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建议父母最好能教孩子如何调换顺序做题。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题目,最后再做不会的题目,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打断孩子的思路。

 

  45、对于孩子不懂的题目,父母给孩子补习。父母要了解孩子到底哪里没弄懂,然后给孩子补上这部分不懂的知识,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尽快让孩子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否则学习上就会掉队!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全部一古脑儿讲给孩子听,而应是启发孩子,最后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做出来。孩子一旦知识点懂了,学习慢慢好起来,自然速度就快了。

 

  46、想方设法让学习变得有趣起来。人就是这样,对于喜欢的事、有趣的事都愿意快点做;而对于枯燥的事,不那么有趣的事,则能拖则拖,孩子如此,大人也如此,这是人的天性!所以,对于这类不大喜欢写作业的孩子,父母要多想办法,尽量调动孩子的写作业兴趣,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竞赛的方式来安排作业。比如:可以用计时的方式完成某一项作业,规定时间完成了就表扬或记一个“★”,得够二十个“★”,就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比如去吃一顿肯德基。

 

 

| 1 | 2 |

0


下一条:如何指导孩子写铅笔字 上一条    孩子做事总是拖拉磨蹭怎么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