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出“会学习”的孩子?

有些孩子有点声响就分神;上课从来不认真听讲;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做别的事;不注意细节,明明会做的题,却因为粗心大意丢分......孩子身上这些让我们头疼的毛病,其实都和阅读能力不足有关。
细心观察我们周围的学霸,你就会发现,他们并不见得更聪明努力,但是为什么他们学什么都比同学好,比同学快?原因就在于,学霸的阅读能力更强。他们在单位学习的时间。

1.
阅读习惯大部分是从小养成的
 
如果家长们能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毕业读几百万字就是件非常自然的事。阅读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一些优势:
 
一、提高写作水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说,凡是语文学得好的,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因为我们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

二、提升阅读能力。很多阅读能力强的,做起阅读理解就会游刃有余。而这种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我们常说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般孩子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三、帮助我们树立是非观。阅读对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帮助,能滋养了我们的灵魂,形成正确的是非观。通过阅读可以让我们的观点变得逐渐清晰、开阔起来。
 
四、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古人常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总之,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就会终身受益。
 
2.
如何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
 
1.选择适合孩子月龄的绘本
 
不适合月龄的绘本,孩子理解不了,会有受挫感,慢慢会丧失对阅读的兴趣。
 
所以购买绘本时,一定看建议阅读的年龄段,万一购买了超月龄的,也不必懊恼,存放起来等合适的时候再拿出来或者自行简化地来讲也可以。
 
0-6岁是阅读的黄金阶段,7-12岁是白银阶段,12岁以上就是青铜阶段了。
 
2.除了故事,还能给孩子读什么?
 
其实可以读的东西是很多的,首先是语言类读物,比如诗歌和散文。这类读物在阅读之初,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以“朗诵”的形式进行大声朗读,或是边放音乐边一起读,让孩子通过朗读的过程,从音律中领略语言之美,重新培养对母语的语感感知能力,而这种语感能力其实也是深度阅读的基础之一。
 
其次,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科普类或是手工类的书籍,再结合生活,进行一些延伸活动。比如,孩子喜欢昆虫,就给他买一本昆虫记,再带孩子去可以观察昆虫的地方,结合书本中的文字描写,进行观察,再自己做一些记录,等等。这种结合生活和爱好的阅读,会让孩子发现,除了阅读情节之外,即使是没有情节,书中的每个细节其实都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和享受,这样,他自然会更多地专注于阅读细节了。

3.从孩子感兴趣的绘本读起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产生内在的驱动力,这样做或许不如识字卡直接认字直观效果更好,但日积月累,孩子会慢慢建立自己的小小知识库。
 
所以孩子小时候,我家经常是绘本被扔了一地。但是没关系,很小的时候我替他收拾,大一点我和他一起收拾,现在弄乱了他自己重新放好。

3.
实用技巧
 
1.重复朗读可预测情节发展的书时,偶尔在关键的词或句子上停下来,让孩子自己说出关键的内容。在第一次读一本书时,与孩子讨论一下封面上的图。“你认为这张图在说些什么?”朗读时,有时问孩子:“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从当下的角度看是增强了参与感,提高了阅读兴趣,但更深远的,是思考能力和注意力的锻炼,有助于深度阅读习惯的培养。但应注意应适度,就像精读和泛读一样,篇篇精读就倒胃口了,过犹不及啊。
 
2.一本书可以启发思想,点燃希望,引起恐惧,带来发现。在读完一个故事后,匀出时间与孩子讨论。让孩子去探索,帮助他通过口头表达、写作或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感受,但关键是用孩子自己愿意的方式。不要把讨论变成随堂测验,也切不可盘问孩子对故事的解释。——哪些值得思考,讨论话题设计,可以随意,当然也可以精心做准备。可简易,也可费许多心思功夫……
 
在朗读时,大量运用表情。如果可能,改变自己的声调,来扮演对话的人物。根据故事情节调整语速。在悬疑时,慢下来,降低声音。适当的时候压低声音,可以让孩子全神贯注。朗读最常犯的错误是:读得太快。慢慢念可以让孩子将听到的内容,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像。放慢速度可以让孩子仔细观看书中的图画,匆促朗读会使朗读者没时间运用表达技术。——非常实用,有助于孩子去注意书中的各种细节,或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像,不仅加深了印象,还激发想象力。

4.一定要提一下书名、作者与图画作者。在朗读前或朗读后,向孩子介绍作者的情况。让他们知道书是人写出来,不是机器制造的。你还可以鼓励个别孩子写信给作者,分享阅读心得。把作家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像让他的故事活灵活现一样。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Daniel T Willingham在他的《培养读书的孩子》(Raising kids who read)一书中提到:
 
一个成功的阅读者由三个元素构成,一是解码能力、二是理解能力,三是动机。
 
这三个元素里,最重要的动机,即孩子对阅读的渴望和内在驱动力。
 
这个道理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样”,教孩子读书,不如教他们爱上读书,前者对于孩子来说读一本是一本,而后者带来的可能是读一本便有了读十本二十本的期待。
0


下一条:最后一页 上一条    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