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困难”矫治需凝聚社会共识

3月23日,在“中国读写困难及国际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郭菲研究员介绍,根据“中国读写困难现状调查”课题组2014年在北京、武汉、济南等地对2000多名小学生的筛查,读写困难疑似发生率高达11%左右。由此推算,目前中国大约有1000多万小学生正受到读写困难的困扰。
  3月23日,在“中国读写困难及国际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郭菲研究员介绍,根据“中国读写困难现状调查”课题组2014年在北京、武汉、济南等地对2000多名小学生的筛查,读写困难疑似发生率高达11%左右。由此推算,目前中国大约有1000多万小学生正受到读写困难的困扰。(4月6日《中国青年报》)
学习能力测试
 
  在我国,“读写困难”鲜为人知,即使一线教师也知之甚少。“中国读写困难现状调查”课题组老师反映,一说到“读写困难”,大部分家长即将其与“智力障碍”、“思维障碍”等同起来,生怕因此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因而拒绝专业机构对孩子进行矫治。
 
  美国乔治城大学学习研究中心的吉娜薇·埃腾教授和同事曾运用脑成像技术,对有“读写困难”的孩子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在进行阅读活动时,这些孩子左脑后部负责将文字转换为声音的“39区”和“40区”,不如阅读能力正常者活跃。耶鲁大学“读写困难”与创新中心也得出过类似结论。这说明,“读写困难”是一种有生理基础的、确实存在的医学问题。
 
  “读写困难”儿童的智力并没有问题,只是读写能力不佳,“聪明的笨小孩”是对他们最恰当的表述。“读写困难”给孩子学习造成了不少麻烦,主要表现在阅读和语言困难——在字词发音,阅读速度、节律,词汇量和字词理解等方面的困难;书写困难——笔画不规范,写字间距不一,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有较大差距等;动作协调问题——平衡力欠佳,握笔姿势不协调等。简要概括就是:字迹变形、潦草,对字形不敏感,朗读不连贯。正因此如此,他们在学校被老师和同学误解为“笨孩子”,遭受冷眼、嘲讽和排斥,进而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比如信心丧失、亲社会行为缺失、孤僻、封闭、仇恨等,严重影响正常的心理发育和人格养成。
 
  “读写困难”不是病,但从孩子终身成长与发展来看,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治,后果非常严重。6~12岁是“读写困难”的最佳矫治期,如果能较早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帮助孩子提高读写能力。可见,提高对“读写困难”的社会认知是当务之急。香港为“读写困难”儿童编写了专门的矫治教材,2010年,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又发布了《为学障学生提供服务》,规定“经评估确定有读写障碍的考生可以得到‘特别考试安排’”,包括延长笔试时间、应试时短暂休息、提供特制的考卷和安排特殊考场等。不少“读写困难”儿童经过矫治,读写能力大大提高,心理阴霾一扫而空。
 
  我国大量“读写困难”儿童存在的事实,应该尽快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这不仅是关怀个人成长的要求,也是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2011年至今,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已连续5年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具有“读写困难”的孩子提供矫治帮助,每名学生可最多享受一年3000元的补贴,受到资助的学生超过140名。关怀“读写困难”儿童,政府首先应当承担责任,并逐步形成全社会多维度的帮扶体系。(范军)
 
  来源:四川文明网
儿童学习任何知识都通过三个通道:听知觉、视知觉、运动觉。
孩子是听觉学习型还是视觉学习型? 哪个通道是孩子学习的优势通道?点击我要测试
0


下一条:聪明笨小孩:读写困难小学生达千万(双语) 上一条    “读写困难”公众认知度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