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新规:再不阅读,连语文试卷都做不完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教育部门对“语文”越来越重视了,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很多家长发现,语文逐渐成了拉分厉害的科目。这种现象,表现在今年的高考上,更加明显。
长期高品位的阅读,才是提升语文能力的“法宝”!当然,面对一张张冰冷的语文高考试卷,不仅仅是高中生的噩梦,更提前让部分初中生开始警醒。其实,高考试卷的出题思路,无疑是在给大家发出信号:再不阅读,连语文试卷都做不完了!!!
第一道基础题就是阅读!这几天,浙江教育考试院陆续发布了今年的高考各科试卷。全民作文吐槽后,语文试题再次引发讨论:语文试卷的总分是150分。在这150分钟,阅读和写作的分数竟然占到了130分!即使是字词基础考查也是放在阅读题里考!这样算下来,整张试卷阅读写作的比例高达90%!你看,第一大题的基础知识考察,就是用阅读题的形式在考查!
▲点击可查看大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乐读君查阅了历年高考语文卷子,发现,其实,这样的改变从2017年就开始了:几乎所有题型都需要阅读能力,中高考语文未来会在这些方面加大难度。
考卷文字的增加
如果你的孩子不经常阅读,考试时阅读速度太慢就会吃亏!举例“全国卷Ⅱ”的语文考卷,现代文言文篇幅极多,题目或许不多,但是阅读起来很费时间。这样就考验了考生的阅读速度和抓住重点的能力。未来语文将成为中高考的杀器,高考要实现15%考生做不完卷子。范围变得更广,不再局限于课本,对于名著的考核标准已经逐渐提高。
例如,相对简单的是这样的题目:
该题中考核了《朝花夕拾》《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与情节的识记。而在未来,名著阅读的试题会考到更多的细节,以免学生只是在得过且过地背诵。或者是对比分析人物,让孩子谈谈对主人翁的个性化感悟;或是结合给出的具体片段内容,鉴赏评价人物或者作品语言特色;或者是对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种写作风格等等。从最开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现在的阅读理解,无一不在提示家长和老师,务必提高对孩子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
不积累古诗文文言文,吃大亏
古诗文在语文试卷里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再加上名著阅读的分数,可以说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占了语文分数的百分之三十。所以不重视古诗积累、文言文阅读,将失去这几十分。而这不是考前抱佛脚,临阵磨枪就能做到的,需要考生日积月累中完成。
基础题考阅读,阅读题却考了整本书!
从现在的命题趋势来看,语文学习,不但盲目刷题是无效的,死记硬背,不分重点、盲目阅读也是无效的!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面对新的语文考试趋势都同样可能束手无策。只有让孩子学会文体阅读方法、学会各种文体的深度阅读、精读、文本的鉴赏,再加上多读、多积累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语文核心素养。比如,今年那道大阅读材料题:《呼兰河传》,这篇文章不管老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讲过,对于学会了小说阅读方法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
"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恶狠狠”地甩下一句话,惊呆了众人:“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什么?“让15%人做不完题目”,成了高考语文命题的目标?!这话,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总觉得相关命题者是在故意刁难考生!很多老师和家长表示不理解!但其释放的信息与导向,却耐人寻味。那就是,意味着今后的语文高考,将在两方面产生变化:阅读速度将成为语文高考考查的一大重要方面。过去,着重考量学生的理解、评价与鉴赏能力,而现在,多了一项指标——“阅读速度”。阅读题量将大幅度增加。有关专家统计,今年高考的答题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温儒敏继续透露:"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今后的中高考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都增加!阅读、语文水平欠佳,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会出现考生连题都没时间做完的情况。未来,阅读是一切学科的最重要基础,如果你依然说自己的孩子没时间读书,等同于说要自己的孩子放弃所有学科。
考的都没讲,讲的都不考?有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没错,谁都知道语文作为主课,很重要,在高考中,也是“得语文者得天下”。但是,每次提到语文考试,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觉得无从下手。因为,课堂上学的课文 常常不会考,而课外的内容却占据了语文试卷的大部分比例。语文考试的范围,简直就是星辰大海!根本无从下手!
所以这几年,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关于语文考试的戏言:讲的都不考,考的都不讲。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也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再回头来看看今年的高考试卷,除了默写和字词,其他题型内容确实都在孩子平时的教材中找不到!面对这样的语文改革,孩子们怎么办?提高语文成绩靠刷题?根本就是无用功!
一位从教20年的资深语文名师:言芳老师,在谈到今年的高考语文题时说:从现在的命题趋势来看,语文学习,不但盲目刷题是无效的,死记硬背,不分重点、盲目阅读也是无效的!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面对新的语文考试趋势都同样可能束手无策。只有让孩子学会文体阅读方法、学会各种文体的深度阅读、精读、文本的鉴赏,再加上多读、多积累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语文核心素养。
勤阅读,读好书,读经典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好课堂上用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读好书、读经典。娱乐化的浅层次阅读是无效的。
一位语文名师曾经说过:
学语文不阅读,再多的刷题和应试技巧也救不了你!没时间阅读怎么办?争分夺秒,见缝插针。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从小学阶段培养阅读习惯,一旦阅读习惯养成,阅读对孩子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根本不用家长督促,他们自动会抓紧一切时间阅读。
勤做阅读笔记
不但要阅读,还要有效阅读。做读书笔记是有效阅读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阅读批注。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
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
a. 摘抄、摘录;
b. 做卡片;
c. 提要钩玄;
d. 写读后感。
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编学生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一定要让孩子大量朗读、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都能被体会出来。背诵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牢记于心。
勤于分享、探讨
要学好语文,还要学会分享。现在互联网提供了很多分享、互动和探讨的平台。如通过互联网的提问、远程教育学习网站的在线答疑、论坛发贴等等。语文名师郭初阳老师在《如何精读一本书》讲座中曾经有个很好的建议就是,一本书读完以后,去豆瓣发帖,和网友探讨、研究,甚至是激烈的争辩。把自己的阅读感想分享出来。还可以多看看其他网友的阅读感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互联网是双刃剑,人家用来打游戏、刷视频,学霸却可以用来让自己的阅读水平突飞猛进!
勤于练笔、写日记
语文考试的大头是写作,也是今后孩子一生必备的生存技能。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捷径,只有勤写!比如,坚持写日记就是学好语文的最重要的习惯。记录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日记还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刚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写得简单,语言也不一定通畅,但坚持写下去就会逐渐提高。写作和阅读一样,一旦形成习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更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出口。
别以分数的名义杀死阅读
今天,语文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拉分王”的今天,作为一个语文人,非常担心出现这样的情况:对阅读缺乏深入研究的命题者、缺乏整本书阅读指导经验的老师,加上一部分恨铁不成钢的家长,携起手来,给孩子布置成堆的“必读书”。这些“必读书”必定会衍生成堆机械的“必做题”。我们的孩子们,又会陷入新一轮的题海之中。久之,阅读将成为他们新的梦魇。急功近利,隐性杀手。阅读这件事,真的需要慢慢来。不要指望读了一本书,马上掌握所有的阅读策略;不要指望读了一本书,马上就提高成绩;也不要指望通过一次写作指导,就像作家那样文采飞扬。
阅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就像葡萄酒需要慢慢发酵一样,教师、家长、学生,以享受阅读的姿态沉入阅读,简单一点,好玩一点,放松一点。如此,阅读着的每分每秒,都是丰厚的回馈。但从现在的语文学习要求来看,这方面呈现地越来越少,更多考察的是阅读写作能力。能力不是靠刷题能完成,而是内化于心。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免费测试
⇩⇩⇩
第一道基础题就是阅读!这几天,浙江教育考试院陆续发布了今年的高考各科试卷。全民作文吐槽后,语文试题再次引发讨论:语文试卷的总分是150分。在这150分钟,阅读和写作的分数竟然占到了130分!即使是字词基础考查也是放在阅读题里考!这样算下来,整张试卷阅读写作的比例高达90%!你看,第一大题的基础知识考察,就是用阅读题的形式在考查!
▲点击可查看大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乐读君查阅了历年高考语文卷子,发现,其实,这样的改变从2017年就开始了:几乎所有题型都需要阅读能力,中高考语文未来会在这些方面加大难度。
考卷文字的增加
如果你的孩子不经常阅读,考试时阅读速度太慢就会吃亏!举例“全国卷Ⅱ”的语文考卷,现代文言文篇幅极多,题目或许不多,但是阅读起来很费时间。这样就考验了考生的阅读速度和抓住重点的能力。未来语文将成为中高考的杀器,高考要实现15%考生做不完卷子。范围变得更广,不再局限于课本,对于名著的考核标准已经逐渐提高。
例如,相对简单的是这样的题目:
该题中考核了《朝花夕拾》《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与情节的识记。而在未来,名著阅读的试题会考到更多的细节,以免学生只是在得过且过地背诵。或者是对比分析人物,让孩子谈谈对主人翁的个性化感悟;或是结合给出的具体片段内容,鉴赏评价人物或者作品语言特色;或者是对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种写作风格等等。从最开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现在的阅读理解,无一不在提示家长和老师,务必提高对孩子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
不积累古诗文文言文,吃大亏
古诗文在语文试卷里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再加上名著阅读的分数,可以说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占了语文分数的百分之三十。所以不重视古诗积累、文言文阅读,将失去这几十分。而这不是考前抱佛脚,临阵磨枪就能做到的,需要考生日积月累中完成。
基础题考阅读,阅读题却考了整本书!
从现在的命题趋势来看,语文学习,不但盲目刷题是无效的,死记硬背,不分重点、盲目阅读也是无效的!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面对新的语文考试趋势都同样可能束手无策。只有让孩子学会文体阅读方法、学会各种文体的深度阅读、精读、文本的鉴赏,再加上多读、多积累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语文核心素养。比如,今年那道大阅读材料题:《呼兰河传》,这篇文章不管老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讲过,对于学会了小说阅读方法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
"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恶狠狠”地甩下一句话,惊呆了众人:“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什么?“让15%人做不完题目”,成了高考语文命题的目标?!这话,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总觉得相关命题者是在故意刁难考生!很多老师和家长表示不理解!但其释放的信息与导向,却耐人寻味。那就是,意味着今后的语文高考,将在两方面产生变化:阅读速度将成为语文高考考查的一大重要方面。过去,着重考量学生的理解、评价与鉴赏能力,而现在,多了一项指标——“阅读速度”。阅读题量将大幅度增加。有关专家统计,今年高考的答题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温儒敏继续透露:"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今后的中高考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都增加!阅读、语文水平欠佳,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会出现考生连题都没时间做完的情况。未来,阅读是一切学科的最重要基础,如果你依然说自己的孩子没时间读书,等同于说要自己的孩子放弃所有学科。
考的都没讲,讲的都不考?有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没错,谁都知道语文作为主课,很重要,在高考中,也是“得语文者得天下”。但是,每次提到语文考试,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觉得无从下手。因为,课堂上学的课文 常常不会考,而课外的内容却占据了语文试卷的大部分比例。语文考试的范围,简直就是星辰大海!根本无从下手!
所以这几年,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关于语文考试的戏言:讲的都不考,考的都不讲。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也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再回头来看看今年的高考试卷,除了默写和字词,其他题型内容确实都在孩子平时的教材中找不到!面对这样的语文改革,孩子们怎么办?提高语文成绩靠刷题?根本就是无用功!
一位从教20年的资深语文名师:言芳老师,在谈到今年的高考语文题时说:从现在的命题趋势来看,语文学习,不但盲目刷题是无效的,死记硬背,不分重点、盲目阅读也是无效的!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面对新的语文考试趋势都同样可能束手无策。只有让孩子学会文体阅读方法、学会各种文体的深度阅读、精读、文本的鉴赏,再加上多读、多积累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语文核心素养。
勤阅读,读好书,读经典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好课堂上用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读好书、读经典。娱乐化的浅层次阅读是无效的。
一位语文名师曾经说过:
学语文不阅读,再多的刷题和应试技巧也救不了你!没时间阅读怎么办?争分夺秒,见缝插针。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从小学阶段培养阅读习惯,一旦阅读习惯养成,阅读对孩子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根本不用家长督促,他们自动会抓紧一切时间阅读。
勤做阅读笔记
不但要阅读,还要有效阅读。做读书笔记是有效阅读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阅读批注。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
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
a. 摘抄、摘录;
b. 做卡片;
c. 提要钩玄;
d. 写读后感。
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编学生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一定要让孩子大量朗读、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都能被体会出来。背诵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牢记于心。
勤于分享、探讨
要学好语文,还要学会分享。现在互联网提供了很多分享、互动和探讨的平台。如通过互联网的提问、远程教育学习网站的在线答疑、论坛发贴等等。语文名师郭初阳老师在《如何精读一本书》讲座中曾经有个很好的建议就是,一本书读完以后,去豆瓣发帖,和网友探讨、研究,甚至是激烈的争辩。把自己的阅读感想分享出来。还可以多看看其他网友的阅读感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互联网是双刃剑,人家用来打游戏、刷视频,学霸却可以用来让自己的阅读水平突飞猛进!
勤于练笔、写日记
语文考试的大头是写作,也是今后孩子一生必备的生存技能。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捷径,只有勤写!比如,坚持写日记就是学好语文的最重要的习惯。记录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日记还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刚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写得简单,语言也不一定通畅,但坚持写下去就会逐渐提高。写作和阅读一样,一旦形成习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更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出口。
别以分数的名义杀死阅读
今天,语文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拉分王”的今天,作为一个语文人,非常担心出现这样的情况:对阅读缺乏深入研究的命题者、缺乏整本书阅读指导经验的老师,加上一部分恨铁不成钢的家长,携起手来,给孩子布置成堆的“必读书”。这些“必读书”必定会衍生成堆机械的“必做题”。我们的孩子们,又会陷入新一轮的题海之中。久之,阅读将成为他们新的梦魇。急功近利,隐性杀手。阅读这件事,真的需要慢慢来。不要指望读了一本书,马上掌握所有的阅读策略;不要指望读了一本书,马上就提高成绩;也不要指望通过一次写作指导,就像作家那样文采飞扬。
阅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就像葡萄酒需要慢慢发酵一样,教师、家长、学生,以享受阅读的姿态沉入阅读,简单一点,好玩一点,放松一点。如此,阅读着的每分每秒,都是丰厚的回馈。但从现在的语文学习要求来看,这方面呈现地越来越少,更多考察的是阅读写作能力。能力不是靠刷题能完成,而是内化于心。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免费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