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
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加大学生阅读量,增加背诵篇目,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新的形式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针对教学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课外阅读。
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阅读能力发展好的小学生多数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读书;而阅读能力差的小学生常常说他们讨厌读书,觉得没意思。可见,对阅读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想方设法诱发、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训练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的进行课外阅读。 1、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图书带到学校与同学共享2、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每周保证3小时的阅读时间,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允许学生自主阅读3、创造优雅读书环境,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间保持安静、或者播放舒缓的轻音乐。4、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课外阅读。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支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二)、积极评价让学生坚持阅读。
人总是喜欢听好话,小学生也是如此。多鼓励小学生阅读,及时肯定小学生阅读的进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孩子自由选择阅读材料,避免高压手段强制孩子,才能使孩子保持阅读兴趣,带着渴求去阅读。另外,我还带头阅读一些儿童书籍,并推荐给他们。每周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共享读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提高阅读水平、让学生学会阅读。
(一)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常规的方法步骤
(1)初读。通过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2)精读。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绕全文。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难,深入思考,解惑释疑。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对全文加深理解。
(3)悟读。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并不能做到“真知”读。学生要理解体会出文章的思想内容,只凭故事内容是不会捕捉到的,是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从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
(4)熟读。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多读,达到熟能成诵,消化,使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尤其对那些词句优美、文质兼优的课文或段落,应让沉重熟读成诵。以便在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写。
(二)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阅读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问题法
读书时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达到基本上读懂课文的目的。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使学生不盲目、有目的的读。这样一来,学生都知道必须带着问题去读书。
2、移位法
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移位中获得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3、通读法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5、精读法
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三步精读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6、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也尤为重要。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从表面上看,阅读就是眼睛看,实际上,阅读是一个处理信息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有效的阅读要求小学生不仅用眼睛看,而且用心“看”,用嘴“看”、用手“看”。特别是对课文以及一些有启迪的好作品,不能走马观花,需用心体会,圈点批注,认真思索。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习惯。阅读方法一般包括初读、品读。初读时,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词、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品读就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升华,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在品读时,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诵读等方式来深刻地理解课文;在略读时,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采用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时,我们不但教学生要根据读物内容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而且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种阅读方法后再学另外一种,切忌揠苗助长。
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阅读习惯。“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每教学一篇课文,我就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质疑,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也就逐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阅读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艰难的活动过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我们只有在日积月累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阅读的渠道,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收获素质,收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