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写障碍儿童遇到古典音乐
日前,一场题为“读写遇上音乐”的音乐工作坊在汕头市香园举办,美籍华裔指挥家张碧珊与汕头本地青年乐团5度学生乐团携手,为汕头读写障碍儿童带来美妙的音乐以及精彩的教学。
日前,一场题为“读写遇上音乐”的音乐工作坊在汕头市香园举办,美籍华裔指挥家张碧珊与汕头本地青年乐团5度学生乐团携手,为汕头读写障碍儿童带来美妙的音乐以及精彩的教学。
该音乐坊是“爱读乐写”读写困难儿童服务计划项目暑期“读写游乐营”的系列活动之一,记者了解到,针对儿童的音乐会有许多,但专门为读写障碍儿童开展的音乐活动尚属首次,该活动也属国内公益项目的大胆探索及创新。
读写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一种,是一种隐匿的、与生俱来的阅读、书写或拼字方面的障碍,源于对文字解码能力的不足,表现为个体在处理加工书面或者口头语言能力的不足,不能准确或流利地识别字词,在阅读、拼写等方面都会遇到困难。
近年来,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在汕头致力于开展读写障碍研究,已有初步效果。当读写障碍遇到音乐,当海外指挥家遇到本地青少年乐团,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文/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丹实习生 蔡佳煌
自创“切西瓜”方式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张碧珊现为美国阿尔图纳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及指挥,经常穿梭美国及加拿大指挥管弦乐、合唱及歌剧演出。得知“爱读乐写”项目活动准备开展读写障碍儿童专场音乐坊,张碧珊欣然应允参加,此次也是她首次专门为读写障碍儿童演奏。
活动邀请了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区小学师生共100人参加。现场,张碧珊与5度学生乐团配合默契,带领读写障碍儿童畅游古典音乐的世界。
此外,张碧珊还通过讲解如何学习复杂深奥的乐理,延伸到汉语的学习,引导学生分解知识,从板块到整合,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张碧珊告诉大家,需要多感观学习,更需要将“心、脑、手”结合,用心学习,用脑思考去寻找方法,用行动练习并掌握。
为了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张碧珊还用自创的“切西瓜”的方式教孩子们如何分拍,“你们就把拍子想成一个大西瓜,4分之3拍就是把西瓜分成3瓣,4分之4拍就是把西瓜分成四瓣。”
张碧珊表示,音乐学习与读写学习异曲同工,只要将复杂深奥的整体拆解成简单易懂的部分,再加上用心,没有基础的人同样可以学好。
“音乐是治疗读写障碍的一剂良药”
为何选择用音乐坊这种形式来帮助读写困难儿童?音乐对他们有怎样的帮助?
据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医生黄燕虹介绍,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可以通过训练读写困难儿童的瞬间信息加工功能来提高孩子们的读写能力,音乐和文字学习是相通的,孩子们在音乐中能够从易到难掌握,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有信心;音乐也能激发孩子的潜力,许多孩子在读和写方面有所欠缺,但是能在音乐方面有所提高,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音乐治疗还是一种多感官训练,通过训练能激发孩子们加强这些感官功能的联系,从而帮助读写障碍儿童。
张碧珊也认为,当孩子们学会掌握如何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去学习乐理知识,就能够将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以后的日常学习中,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张碧珊表示,国外对读写障碍是比较重视的,但国内对读写障碍的了解还不够。她希望能够举办更多类似的音乐活动,来帮助更多国内的家长、孩子正确认识读写障碍。
小乐手通过公益服务体验爱分享爱
本次音乐坊活动,受益的不只是读写障碍儿童,还有参与演奏的小乐手们。
记者了解到,这群小乐手来自于今年初才成立的汕头本地青少年乐团——5度学生乐团。据乐团指导老师介绍,演奏前,他们还专门为学生乐手普及有关读写障碍的知识。
在与记者交流时,乐团的学生们纷纷表示能帮助有需要的小朋友非常高兴,虽然曾在书上看到过有关读写障碍的知识,但缺乏感性认识,这两天与读写障碍儿童的接触让他们感触颇深。当被问到如果身边有同学患有读写障碍会怎么办时,小乐手们表示自己愿意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尽量帮助他们,令他们感到心灵上的慰藉。
对于参与音乐坊的小乐手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公益体验,他们不是在为家长老师们演奏,而是为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们服务。对于学龄儿童来讲,同伴的认同和互助对于他们心理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张碧珊说,音乐会创设了无障碍平台,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分享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