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读写困难——国外研究综述
一、读写困难的定义及理论研究
“读写困难”(1earning disability),又译“学习障碍”或“学习困难”是指“儿童智力正常,并且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但是阅读显著落后于其年龄与年纪所应达到的水平的一种学习障碍现象。” “learning disability(简称LD)”一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国家,在我国普遍翻译为“学习障碍”。
现今更多的人提倡使用“读写困难”一词。在英语国家中有读写困难的儿童高达109分一18%,而汉语儿童中患有读写障碍的人在3%—-5%左右。“国内杭州地区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在校学生中有17%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读写困难主要表现在语音信息加工困难。
造成这一困难的生理原因在实际探讨中有多方面的研究,总结起来可归属为两大理论:
1.语音加工问题,或者称为“语言特异性理论”该理论认为,读写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语言信息的表征和加工上存在问题,而在视听觉信息处理与加工能力正常。OrtonSociety(1995)曾指出,“一个具体的基础性原始构成的言语缺陷,以单音节词语的拼凑困难为特征,通常反映出字母加工能力的不足”
2.听觉信息加工问题,或称“非语言特异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出现读写困难的原因不在于语言加工出现异常,而是在于其视觉和听觉能力受到损伤,使其在处理信息上存在困难,从而影响了大脑对信息的处理,造成了表象上语言机制的缺陷。而读写困难的问题,不仅表现在语言加工能力的不足或者说是视听觉信息加工的问题,同时还存在有短时记忆以及运动技能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又不仅仅是这两种理论可以解释的。由于读写困难的各种表现特征的复杂性,促使研究的方向开始向更多的领域延伸。如,神经生理学、脑科学以及遗传机制等。在众多理论研究中,Overkaite在自己的研究中总结并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众多的理论研究都涵盖了神经瞬时反应的问题。瞬时反应加工问题表现在了听觉技能和运动技能的问题,从而造成了阅读识字的困难。Tallaleta1.(1996)提出,“瞬时信息加工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这一假设的提出,使得音乐训练作为学习障碍者提高读写水平辅助手段的理论假设成为可能。因为音乐学习要求准确的反应技能,而通过音乐训练提高这样一种技能,使其能够作为一种媒介在发展和提高瞬时加工能力中起到作用,从而为读写困难儿童提供一种有价值的额外辅助形式。
二、音乐与言语之间的潜在关系
许多研究显示,读写困难儿童的关键性缺陷表现在语音上。在英语国家中,读写困难儿童在拼读或者是分解单音节词汇上出现困难,如put分为三个单音节,而读写困难儿童普遍不能完成这一拼读任务。这一情况同样发生在汉语阅读中,可能因为汉语的拼读本身也是字母拼读有关。在研究初期,对音乐学习与语言技能之间的潜在关系的研究主要放在正常儿童或成人。Barwiekd.,Valentine⋯E West,R., &Wildingj.(1989,4】的研究发现,7一ll岁儿童在音调记忆和和声分析中与阅读水平具有相关性。Anvari,Trainor,Woodside. &Levy,(2002);Lamb&Gregory,0993)的研究发现4-5岁儿童音调的信息加工处理与音素的认知之间有相关。而Foxton等人则发现在成人中,对言语语调的感知与语音和阅读技能之间具有相关性。而这些相关性在读写困难儿童中也同样存在。在Marie Forgeard等人的实验研究中,对读写困难儿童在音乐与语音信息处理之间的关系做了全面的对比研究。实验从四个假设出发,对读写困难儿童与正常儿童在音乐能力与语言相关技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其中“读写困难儿童在旋律与节奏辨别能力上显著差与对照组。另外,对语音音素的认知能力预示了音乐辨别能力,而反过来,语言音素认知能力有预示了阅读能力。但是,旋律与节奏辨别能力不能直接或者说充分的证明预示阅读能力。”
三、音乐训练对读写困难所起作用
众多的实验研究证实,音乐言语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暗示了音乐中一些方面和语言信息处理可能需要相同或者相似的认知技能。从而为将音乐训练作为一种读写困难儿童的辅助治疗手段的假设提供了一种实证上的支持。音乐学习中包含的旋律的记忆、节奏的感知、和声的听辨、乐谱的识记以及器乐演奏中所要求的手指的精细动作的需要多种机能的协调运作才能完成。这其中不仅要求语音信息加工能力,同时还包括视觉、听觉、记忆、动作以及内心感知能力等多方面的技能。
音乐与言语之间诸多的相关性,使得通过音乐训练提高相应技能成为可能,而这些技能的提高反过来促使了读写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理论研究支持下,更多的研究者开始探寻运用音乐来进行读写困难儿童的辅助治疗。其中Trainor,Shahin&Roberts的研究结果显示,音乐训练在不同程度上会对视听觉信息加工能力以及神经系统有影响。Douglas&Willa发现,六位阅读水平差的实验参与者,经过了6个月的音乐课程训练后,与同水平未经训练的对照组相比。在Schonel阅读测验中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uiwitzeteLIj 的研究也证实,20个在第一学年接受kodaly音乐训练的孩子在阅读测验中的成绩也显著高于未经训练的控制组。Weberetalj蝴在50个小学班级中用音乐课程来代替其他学校课程,三年学习结束后.这些孩子的成绩与这一地区学习学校全部课程的同龄孩子的成绩相比一样好。而且老师报告说,这些孩子在言语和阅读能力上表现的更为优秀。众多实证研究中Over)I叫的二项研究支持了音乐干预可以促进读写困难儿童的一些言语技能。Overt“J以歌唱课作为音乐干预的手段,每周3次每次20分钟,对中度或重度的六岁读写困难儿童进行干预,一年后的训练结果显示孩子的语音和拼读能力提高,但阅读能力没有改变。另一项研究,以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15周的干预,结果表明孩子们在模仿节奏、快速听觉信息处理、语音和拼读能力明显提高,但也没有在阅读能力上有显著改变。
四、音乐与读写困难的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关于音乐干预对读写困难所起的作用现今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究的问题。其中,作为干预手段的音乐较之其他干预手段,对读写困难儿童来说所具有的特殊性或者说优越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都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其次,在众多的实证研究中。所选用的音乐干预手段和方法不尽相同,不同音乐形式的选择是否会在不同程度上起到积极的干预效果,这在许多的研究中没有提及。再者,针对不同程度,不同年龄的读写困难者,何种音乐的干预方式和方法使之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也需要进一步的对比和探索。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其所具有的对人身心的影响已经不言而喻。从历史长河中提炼出的不仅是一种不断变迁的文化,还有人类不断发掘出的事物的潜在能力。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作用也不在仅仅局限为一种精神的享受,它已提升并将继续提升为一种多功能的非物质产物。